屈曲约束支撑
1 屈曲约束支撑根据需求可采用外包钢管混凝土型屈曲约束
支撑、外包钢筋混凝土型屈曲约束支撑和全钢型屈曲约束支撑等。
其宽度方向(环向)外观尺寸与设计尺寸误差应在±3mm 内,长
度方向尺寸与设计尺寸误差应在-5~0mm 内。
2 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符合下列规定:
1 核心单元的材料宜采用屈服点低、高延伸率和屈服强度值
稳定的钢材。
2 核心单元截面可设计成“一”字形、“H”字形、“十”字形、
环形和双“一”字形等,宽厚比或径厚比限值满足下列要求:
1) 一字形板截面宽厚比取10~20;
2) 十字形截面宽厚比取5~10;
3) 环形截面径厚比不宜超过22;
4) 其他截面形式,按照考虑塑性设计时,钢构件截面宽
厚比限值要求。
3 核心单元截面采用“一”字形、“十”、“H”字形和环形时,
钢板厚度宜为10mm~80mm。
屈曲约束支撑外约束单元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工作段、连接段及过渡段的板件应保证不发
生局部失稳破坏。
屈曲约束支撑中的填充材料强度等级不应低。
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文件及检测报告中应给出描述力学性
能的全部参数,包括屈服承载力、最大承载力、屈服位移、弹性
刚度、设计位移、屈服后刚度、设计延性系数等。
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应符合 规定。
屈曲约束支撑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要求
1 弹性刚度、屈服后刚度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在±15%以内;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在产品指标设计值的±10%以内按照支撑长度的、位移幅值的正弦波或三角波逐级加载,每级位移加载3 周。选取加载幅值为支撑长度工况的滞回曲线,取卸载阶段曲线中最大位移值点至恢复力为零值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线性拟合,以该线性拟合系数(斜率)的作为弹性刚度;选取加载幅值为支撑长度 工况的滞回曲线,自力值和位移值均为零点的位置绘制斜率为弹性刚度的斜线,斜线与滞回曲线相交的屈服位移服承载力最大承载
|